2020年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立项工作通知

发布日期:2020-11-23 11:40:4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优秀成果,扎实推进“十四五”研究生教育再上新的台阶,根据工作部署,现启动2020年“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项目立项工作,请各单位认真组织申报,扎实落实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点资助。

(一)重点项目

1. 研究生课程建设类项目

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慧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加快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和一流教材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一流研究生课程的标杆示范作用。

 (1)“研究生精品示范课”培育项目

1)建设内容

① 课程内容突出“研”字,有前沿性、时代性和挑战度,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素质、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思维;

② 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推进混合式、案例式、研讨式、项目式等授课方式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课前、课上、课多维度师生互动模式,加强课程过程考核,提高课程学习的挑战性,打造一流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③ 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学堂云或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包括全部讲义上网,利用平台提供参考资料、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等。

④ 选用优秀教材,编写具有高质量的教材或讲义;

⑤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的积极性;

⑥ 加强本研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申报条件

① 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内的核心课程、教育部学科评议组建议的核心课程、受益面广的课程优先资助;

② 教学文档规范、齐全;

③ 教学效果良好;  

④ 有学校备案的教学团队或“2+1+X”双一流学科平台支持。

3)建设标准

申报课程为非院级品牌课的,应达到研究生院级品牌课及以上建设标准;已为院级品牌课的,达到研究生校级品牌课及以上建设标准;已为校级品牌课的,达到冲击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建设标准。

4)成果要求

结题成果须含但不限于:课程优化设计报告、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优秀教材选用说明或编写的教材/讲义、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实践检验效果(评教效果、教改论文、获奖证明等)、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证明。

(2)在线课程建设项目

1)建设要求

①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思政教育,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

② 课程特色鲜明、教学目标明确,合理组织编排课程内容,紧扣关键要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在研究生群体中适用推广,适合研究生线上学习。

③ 课程教学思路清晰,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学、做结合,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形式表现课程内容,能为研究生提供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能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2)申报条件

教学文档规范、齐全,教学效果良好,受益面广的课程均可申报。

3)建设标准与成果要求

完成优质在线课程建设与录制,在校内学堂云、超星等在线教学平台上线发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积极申报学堂在线等国家公共在线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并达到发布标准。

(3)“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1)建设内容

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探索形成一套可推广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以点带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变,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使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现科学育人、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充分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和家国情怀。

2)申报条件

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可申报。

3)建设标准

设计的研究生“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紧密结合课程特点,在一定专业学科范围内具有可推广性和应用性。

4)成果要求

结题成果须含但不限于:不少于3个典型“课程思政”设计案例,不少于5分钟的微视频,可推广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体现典型教学案例的网络教学资源(学堂云或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不少于2人次的同行评价建议记录等。

(4)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

为充分发挥我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提升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拓宽国际视野,至“十四五”末,要求全英文课程教学覆盖全部一流学科。

1)建设内容

① 构建本研一体化全英文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等,教学内容既能够体现学科理论基础,又能反映国际前沿科研成果动态。

② 全英文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注重使用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模式。

③ 选用高水平国外原版教材或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原始文献,教学团队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编英文讲义。

④ 同步完成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⑤ 应注重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和后备师资培养,鼓励拥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积极参与全英文课程建设。

2)申报条件

① 申报课程为具有一定建设基础的数学类、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

② 课程负责人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授课和交流,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等方面特色突出,具备国际化背景的任课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

3)建设标准

已开设的全英文研究生课程应达到院级品牌课及以上建设标准,新申请建设的全英文课程结题时应达到合格课以上水平。

4)成果要求

结题成果须含但不限于:网络教学平台(学堂云或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资源齐全,包括:全英文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ppt、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书、参考文献目录、习题集等教学材料;不少于5人次的同行评价建议记录;教学方法总结,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实践检验效果等。支撑材料应提供教改论文、获奖证明等。

(5)课程建设类项目建设周期与申报方式

课程建设类项目建设周期一般2年。

各学院根据上述4种课程建设类别和建设任务,做好研究生课程建设“十四五”规划,组织满足条件的任课教师积极申报,经院教学专家组初审后,择优推荐,每学院至少推荐3门(人工智能学院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申报)。

2. 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鼓励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研究生教材。

(1)建设要求

研究生教材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富有启发性。

原则上立项后一年内达到教材正式出版要求。

(2)申报条件

① 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有已经使用了两轮次的完整讲义,在本学科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或充分反映研究生教学特色的教材选题,或者正在使用,经实践检验效果较好,修订后能短期内再版的教材。

② 教材主编具备三年以上相应课程的教学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

(3)建设周期与申报方式

教材类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以学院(研究院)为单位,组织满足条件的任课教师自由申报,并择优推荐。

3. 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评价类项目

(1)研究主题

1)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改革

为了不断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的公平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和保障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质量,鼓励对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和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改革进行探索研究。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改革应立足于国家研究生招生相关政策法规和学校研究生招生相关规章制度,围绕当今国家或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现状,从提高生源质量、保障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对研究生招生工作改进的思考和建议。

2)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和路线,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持以破“五唯”为导向,针对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生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3)博士生中期分流激励机制研究

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明确要求要严把“培养关”,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完善分流选择机制,强化研究生中期考核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考核。为了充分发挥中期分流机制对提高我校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政策优势,从多角度挖掘政策博士生中期分流退出机制执行中可能面临的障碍,分析原因,探索研究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出可行的激励措施。

4)研究生课外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课外育人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有效途径,美育、体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开展以创新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外育人工作,贴合相关学科和专业特点,调动参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构建研究生课外育人体系和平台,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实现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申报条件

① 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熟悉研究生教育教学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

② 热心研究生教育事业,具备多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经验,对相关研究主题有较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

③ 应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原则上应有扎实的调研基础。

(3)建设成果

项目结题成果须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改革方案、实践检验效果、教改论文等,其它成果包括可推广借鉴的时间效果报告或成果推广报告等。

(4)建设周期与申报方式

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以学院(研究院)或部门为单位,组织满足条件的教师自由申报,并择优推荐。

(二)一般项目

2020年拟资助一般教改课题30项。一般项目参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立项指南(2016—2020年)” (附件1)进行申报。经费支持、研究年限与结题要求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2016—2020年立项指南》规定执行。

二、工作安排

1. 个人申报及二级单位初审

请各二级单位于2020127日前完成初审工作(要求每位老师的在研项目不得超过2项,研究期限为2年,至多延期2年)。

提交材料要求: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分别汇总,申请书放在两个文件夹,列两张汇总表,其中一般项目的课程建设类和教育管理类项目在一张汇总表中统一排序。项目立项申请书纸质版一式三份(A4纸打印)及电子版(附件2,命名为姓名+标题)和项目申报汇总表纸质版一份(排序并加盖单位公章)(附件3、附件4)及电子版(命名为学院名,压缩包格式发送OA)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

2. 专家评审

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拟立项项目,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公布立项结果。

 

研究生院

20201123



立项附件.rar

上一篇:2020年“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项目中期检查通知
下一篇: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检查通知